对于文化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,习近平总书记用四个重要作了精辟概括,这就是: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、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,文化是重要内容。
新加坡联合早报记者:中国提出了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,这是不是为了应对国际的压力?在十四五期间以及到2035年,中国是不是会把更多重点放在发展国内循环上,对外开放的地位会不会因此而下降?新加坡联合早报记者
今年第三季度,在疫情冲击的背景下,中美双边贸易额同比增长了16%。
当时厦门大学台湾研究中心副主任李非接受《环球时报》采访时说,适值台湾大选,台媒这种言论反映政治派别为拉拢选民故意制造话题。
新冠肺炎疫情对世界造成了巨大冲击,中国也不例外。
国内发展不平衡、不充分的问题仍然突出,结构性、体制性和周期性的矛盾并存,社会民生领域还存在不少短板弱项。
相反,展望未来,我国外贸进口和出口、利用外资、对外投资的规模将会持续地扩大,在国际上的地位也会持续地提升,这也是大国经济的重要特征。
中国疫情防控下的经济发展主要有六个特点:一是及时控制新冠疫情创造了发展的正常环境。
所以国内大循环的动能明显增强。
今年3月,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十四五规划建议,成立了文件起草组,由习近平总书记担任组长,李克强、王沪宁、韩正同志担任副组长。
第二,规划《建议》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坚持发扬民主、开门问策、集思广益。
我们始终强调以全球视野谋划科技创新,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。